科普新闻网

科技为笔,童心为墨!这场教研活动解锁艺术教育新路径_每日看点

发布时间:2025-11-06 16:30:04 来源:紫牛新闻 责任编辑:caobo

近日,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开展,本次学术年会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实图景与创新发展”为主题。11月5日上午,作为建邺区专场的分会场之一,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以“科技赋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为方向,打造了一场兼具童趣与深度的教研活动,为全省各地的幼教工作者提供了丰富教育经验。

科技赋能艺术教育,


【资料图】

让音乐、美术“活”起来!

活动伊始,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郇敏园长向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们表示欢迎。郇敏园长表示:“当科技遇上学前艺术教育,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深度践行。期待我们能够一同梳理科技赋能艺术教育的现实路径,探索未来发展的创新方向,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幼儿的艺术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中绽放独特的创造力。”

教学展示环节,科技与童趣的碰撞频频引发惊喜。“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肚子,圆圆的耳朵,长长的爪子,猜猜他是谁?”在充满童趣的音乐声中,建邺区实验幼儿园董诗老师带来的中班音乐活动《猜猜他是谁》正式开启。从绘本小动物延伸到身边的小伙伴与客人老师,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更让孩子们欢呼的是,董老师借助AI技术,将班级幼儿“满满”的形象融入绘本故事,当“满满”出现在画面中时,孩子们惊叹不已。

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刘可音老师带来的大班美术活动《鱼戏莲叶间》同样亮点十足。她利用AI工具,让孩子们绘制的“鱼戏莲叶”水墨画从静态变为动态,原本停留在纸上的小鱼“游”了起来,莲叶也随微风轻晃。“我的这两条小鱼在说悄悄话,这条小鱼有点害羞,它躲在莲叶里。”孩子们还分享自己的创意,童趣与科技的融合在此刻尽显。

当天,与会老师们还参观了建实幼校园以及户外游戏超市,AI互动体感游戏、智能平板等科技设备已经融入孩子们的校园日常,成为常态的陪伴。

美育浸润,让艺术“童”行,

专家提醒:“数智化”只是工具

案例分享环节,两位老师的实践总结为在场同仁提供了深度思考。南京市建邺区实验幼儿园许晓明老师带来课程故事《坐着轻轨探河西》。课程中,幼儿借助 AI 查找河西轻轨的资料、生成未来城市景象,许老师强调,数字素养的启蒙十分重要,但需要辩证地去使用AI,在数字时代找到传统艺术表达与现代科技应用的一个平衡点。

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章文艳老师以《我们一起玩泥巴》为例,阐述数字化对美育的拓展价值,“数字化拓展了美育的资源,也正在悄然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同时也丰富了美育创作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创作工具和表现形式。”

活动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秦红园长以《美育浸润 数字赋能——让艺术教育活起来》为题带来了主题讲座。秦红园长介绍,数字赋能下幼儿园美术欣赏与创作可以激活儿童的感官体验,突破静态欣赏的局限;构建虚实融合的创作生态;拓展多元文化、艺术启蒙维度;提升教师角色的“技术—教育”双轨能力。秦红园长提醒,美术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数智化”只是点亮童心的火柴,而创造力的火种,永远藏在幼儿与真实世界的每一次触碰之中。

此次活动吸引了江苏各地幼教工作者参与,不少老师在观摩后分享了感悟。镇江市京口区贺家弄幼儿园邹吉副园长告诉记者,“技术本质是服务于幼儿发展的手段,用AI赋能学前艺术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小切口、分步走’。更重要的是做好后期评估,要确保技术不损害孩子身心健康,更不能因为依赖技术,让孩子错失亲近自然、触摸真实世界的机会。”

通讯员 马玮骏

少年志编辑 顾茜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高一鑫

校对 陶善工

标签: 最新资讯

上一篇: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12月初发布,对患者和企业有哪些影响?-热推荐
下一篇:最后一页

新闻排行